本帖最後由 LPNG 於 2020-7-29 12:27 編輯
看了David Sir的有趣小故事,勾起了我數年前在伊朗的回億,收起惰根,寫寫記起的片段。在15年的4至7月,到訪了伊朗,阿美尼亞,格魯吉亞,哈蕯喀,俄羅斯 伊朗篇 在行巴札時(伊朗有不少),人人都同你打招呼,覺得自己好受歡迎,令人飄飄然。 在假日時,市民都喜歡一家大細在公園席地而坐開餐,我二次被邀,和他們談天說地吃免費餐。 有次我向一同下巴士的少女問路,她羞澀的說她家在附近,邀請我到她家,被我婉拒了。 地鐵車廂內如同南美一樣,有人兜售各式货品。 有次walk in 酒店全滿,唯有沿街自找住宿,後來學乖了,請人翻譯伊文便條,在車站show給司機把我們(在途中偶到一個廣東的女仕,她不諳英語,一起同行了一段日子)送到當地居民住的旅舍。 同行的女仕,她說之前並不知道伊朗女仕要包頭巾,在下機後被告之,正感彷徨之際,幸好同機一位伊朗女仕給予她一條頭巾,後來我們行巴扎看 頭巾,售貨員說她的頭巾是good quality的.
上了賊車?有次欲乘巴士到康村,两傻在巴士站呆侯很久,後問了一位型男,才知原來星期五(安息日)停開,他說順路回家,可載我們行一段路,同車還載有他哥哥及嫂子,他是國鐵工程師,回父母家過weekend,還未婚呢,我笑說伊朗很多美女啊,他回說但她們都化粧太濃了,半小.时後,他停了車說他家在前頭,大約要駛多十多分鐘,他下車進了一間舖子,找來一個的士司機,議價後司機送我們到康村,遊玩一個半小時後,再送我們回車站,誰知在回途中半路他打手機,好像說及我們,稍後便停了車,我們驚說難道上了賊車… 當的士停下來不久,走來了型男,他問我們好玩否,原來他自己沒有到過呢,真是個有始有終的暖男。 康村在Mashhad馬什啥德,離鐵路公車站有個多小時,是個古舊而破落古村,沿著陡峭的石板梯道上到山頂,梯邊 两旁的泥磚屋日久失修已成荒廢的危樓,少有行人,但驚喜是竟遇有人趕著伏著貨物的驢子走在古樸荒涼的石級上,急忙間幸好還可追上來一個snap shot,行上山頂的屋比較新淨,應該是草根階層的住所。
在参觀 Tomb of Ferdowsi紀念館時,遇到一班少艾可愛的女學生,她們密密的把我圍著,七嘴八舌的好奇'問候'我,當時我坐著,看到一張張天真爛漫 ,笑靨如花的面孔,一雙雙澄明的大眼睛,濃密而曲長的眼睫毛,在我眼前晃動,皓齒鶯聲,使我目昡不己…後來她們的老師向我致歉,說打擾你了,不好意思。 覺得伊朗人質數高,婦女一般都化粧,可能她們由頭到尾都要包著,遂把注意力集中臉上,抹上濃粧,大多樣貌娟好。 參觀完一遺址後,汽車經過沙漠,,車子陷入沙中,司機是個新手少伙子,急得額上也冒汗,他越發動引掣,車轆越發陷得更深,各人幫忙推車卻徒勞,太陽也下山了,個多小時後,救車來了,他們鏟除陷進車輪的沙,拿來二條長長的木,放在車轆前端,跟著用繩扣著 我們的車,開動他們的車輛,拉出我們的車,我們才鬆一口氣。
換錢:如同古巴一樣,因被制裁,ATM只供當地市民使用,街上不缺兌换店。有一次進了一間兌換舖,年邁職員(可能是老板)一拐一拐的行到身後的一個3呎高的夾萬拿出數百萬的里拉給我,在我面前点數,我發覺他數多了一張給我,到我自己点清後還給他。離開後我同行說你為何還給他,我說我不要多,也不要少,況且他如点數後發覺少了錢,他可真要心臟病發了。 後來同行想在街上向兜答換錢的一羣人交易,我勸她不要換,危險,她不理會我,但對方給她的里拉完全不是口頭說的數目,還好她未付美元,她警愕的退走了。 我自己在街上唯一無懼的換錢是在阿根延。阿根延(2016年)在街頭有人大說cambio dinero/change money,當地指換blue money因美元印有2條blue strip,用美元對兑比索可高呢,可省回3O%開支。我在坐high mountain train 時,隔隣是個天文學的奥地利的老教授,回程後我帶他去換blue money ,他後來客氣的要請我吃下午茶答謝我。跟著我帶他到一間價廉物美的地道食肆共餐,活像個識途老馬  。
一 待續相片 |